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7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7篇)

2024-08-26 15:16: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初中化学的重点,气体“制”(发生)装置和“取”(收集)装置设计拓展、改进是气体制取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热点。本节课是复习课,通过H2、O2、CO2的实验室制法的复习,对比较归纳H2、O2、CO2的实验室制法,对比分析气体“制”装置和“取”装置,归纳总结这类实验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化学科的常考点,由于本节课是复习+实验课型,出于学情、学习时间等因素的考虑,舍弃了气体干燥、净化等内容;也是由于上述原因,主要针对二氧化碳的的制取设计实验并教学,由点带面,由此及彼。同时,设置的“仪器组合”环节,为培养优秀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空间。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是第一年学习化学,化学实验能力、技能还相对薄弱,同时还有化学知识的欠缺及待提高学生,虽然本节课是复习型实验课,所以仍然要对学生的一些基本实验技能进行指导,甚至演示,因此仍然有实验演示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复习,进一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考虑的因素,通过台阶式问题引领,最终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制取气体的“仪器组合”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及学生科学探究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

  通过对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进行梳理和整合,培养总结知识规律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会从

  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学习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气体的制取

  2、难点:反应装置,收集装置

  五、教学手段:

  1、教学工具:多媒体、化学仪器

  2、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练法、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小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

  2、新课导入:

  中考化学试题中有关气体的制取题占分比重大,主要考察:1、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2、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3、实验注意事项;4、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5、气体的净化与收集、尾气处理等。

  3、新课——制取原理点拨:

  (一)、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O2、CO2、H2的比较

  原料

  O2CO2H2KMnO4、KClO3和MnO2、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HCl

  锌粒和稀硫酸

  H2O2溶液和MnO2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实验步骤

  检验气体

  的方法

  验满气体

  的方法

  及时小练1:

  1、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的步骤包括: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将高锰酸钾加入大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③②①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⑤⑥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

  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3、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实验室制气方法的是()

  ①由水煤气制取氢气

  ②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③电解水制氢气

  ④分离空气制氧气

  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⑥煅烧石灰石

  ⑦大理石与盐酸作用制二氧化碳

  A.②⑤⑦

  B.②③⑤⑦

  C.①④⑥

  D.①③④⑥

  (二)、发生装置

  1、固固加热装置

  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2.固液不加热装置

  --O2、CO2、H2以上装置各有什么特点?

  A、装置简单;B、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

  C、增加药品不太方便选择正确;

  E、制取较多气体;D、便于随时添加药品;E、制取较多气体;F、可以控制反应速率;G、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装置

  (a)的特点:

  装置

  (b)的特点:

  装置

  (c)的特点:

  装置

  (d)的特点:

  及时小练2:

  (三)、收集装置的选择

  1、排水法注意事项:

  ①集气瓶内必须装满水且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②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才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③当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尽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气体收集满。

  ④气体收集完毕后,要在水下把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上,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2、排空气法时需注意事项:

  ①导管伸入集气瓶底,有利于排净空气

  ②气体密度和空气接近

  时,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及时小练3:

  (四)气体的检验与验满:

  1、氧气: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木条复复燃

  2、二氧化碳: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木条火焰熄灭

  4、实验仪器组装: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导入:

  课标不仅要求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求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教师演示:

  ①、查、做、理,组装顺序。

  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③、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④、拆除、废物杯、清洗、复位。

  两位学生分别组装固固加热型和固液型实验装置,其他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视。

  5、课堂拓展延伸

  创新实验展示: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的改进展示和优点。

  “万能瓶”

  用于收集气体:

  观察万能瓶,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完成练习。

  (五)、直击中考,课堂练习及课后提高

  作业:中考指导

  52页的第

  8、13、16、20题

  七、板书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取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

  1、制取原理

  2、制取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3、验满方法

  4、检验方法

  八、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点:

  1.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加深化学知识的应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作出判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前提

  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综合及实践能力。

  3.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4.教师要发挥好导向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篇二: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课题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知识与

  技能

  课型

  复习课

  课时数

  (1)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

  (2)学会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收集装置;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教学目的及要求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知识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教学内容

  环

  节

  引

  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中考中化学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有导

  设

  两大部

  分,一是科学探究,二是气体的制取与收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发

  情

  究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收集问题

  现

  境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运用科学的原理解决问题的良好的科学素养;

  (3)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

  气体制备的思路和方法。

  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讨论、交流、归纳、练习

  实验仪器

  课件

  多媒体

  课堂设计

  时间

  分配

  5min

  环节一:【大胆猜想,小心验证】展示一瓶气体。

  提出问题:(1)瓶内可能是什么气体?

  (2)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回答:

  环节二:请选择合适的装置,组成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一套完整装置。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装置的拼接

  提出问题:你的这套装置用的是什么原理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的,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展示:发生装置,分校比较优点

  提问:(1)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提问;(1)实验室如何制取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氢气该选用哪些装置呢?请选择拼接出,并说明选择发生装置的理由。

  比较三套发生装置的差异。

  小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

  互动实践学习新知环节三:如何收集三种气体?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展示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小结:收集气体的依据。

  随堂练一

  环节三:如何制取和收集硫化氢气体

  展示:相关的信息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学生装置仪器

  引导学生认识有什么缺陷?引入多功能瓶的应用。

  学生设计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

  随堂练二:多功能瓶的针对练习。

  小结;(1)气体的检验、除杂、净化的装置的选择原则。(2)气体制取仪器连接的一般顺序

  环节四:随堂检测

  30min

  (1)多功能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突

  点

  (2)气体的净化和除杂。

  破

  拨

  难

  提

  (3)有毒气体的吸收和处理。

  点

  升

  巩

  反

  随堂练习:1、2固

  馈

  练

  体

  习

  升

  作

  业

  学案

  布

  置

  板书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一)反应原理: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二)制取装置和收集方法

  5min5min本节课主要从化学仪器、实验原理、装置的确定等方面出发,归纳整理了三种气体制取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是核心,我们可以借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法去课

  后

  认识其他气体的制法,从而形成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应用的逻辑思维过程。利用学生组装装反

  思

  置仪器的活动,复习基础知识,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解说,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本节课的知识点多而细,通过不同梯度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但对于气体的制取的一般思路还是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有点到面,由具体的抽象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来复习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让学生归纳和总结气体的制取的一般方法,归纳和总结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然后针对前面的归纳和整理进行一个直接应用,提出制取气体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对实验设计提高认识。因此,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将旧知识进行巩固,又学习了新方法。

  效果分析

  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精心选取典型的的事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科学合理、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悟、讨论、交流、辩论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比较熟悉,本实验的操作比较简单,效果比较明显,任务完成情况应该较好。能够顺利完成,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教材分析

  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学生身边常见的物质,通过对于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体验化学之美。本节课首先复习氧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其中重点整理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及相关的装置图,然后针对前面的归纳和整理进行直接的应用,提出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实验设计,让学生经过思考对实验设计又有更高一层的认识,引入多功能瓶的应用,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气体的净化、干燥、及尾气处理,提升拓展视野,对气体的制取在实验设计上有一个跟高层次的认识。

  气体的制取在中考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分校近几年的各省市的中考试题。每年占10%的比分,从题目的设计上看,也充分的体现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评测练习

  【随堂练一】

  一、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ABCDE

  (1)若用B装置制氧气,b中的装的物质

  (2)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

  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下同),若要得到干燥的甲烷气体则选取的收集装置是。(3)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解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在常温下用烧碱固体和浓氨水混合制取,则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随堂练二】

  (1)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

  液,气体从B端通入

  B.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C.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A端进入

  D.若用排水法往装置内收集CO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2)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可以满足要求的是()

  随堂检测:

  1、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以上装置A~F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2)若选用装置B、D、G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组装顺序为,则在装置G中加入的液体试剂是

  (填名称);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4)装置B、C都能用来制取氢气,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2、下面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

  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

  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来测定某不纯的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

  △

  单质铜),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已知:CuO+H2Cu+H2O;D1、D2、D3为3个浓硫酸洗气瓶)

  ①仪器D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铜样品的纯度。若不连接D1,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精彩之处

  :

  1.目标明确

  通过引导学生从中考考点入手,能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在思想上,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2.问题组织教学

  通过设置具有梯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获得自信和学习的满足感,对于学生来说,这都是最可贵的收获。另外,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疑问后,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谁能回答他的疑问呢?”让有能力的学生来解决,这样充分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过程清晰

  整节课的授课过程都是按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总结提升的过程进行的。对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比较恰当,大部分问题都是通过先自主后合作的顺序来进行的,当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后,先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思考,发现问题的难点,再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又防止有些同学过分依赖组内的其他成员。

  4.从学科出发

  整节课我都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去统领教学。同样的内容,站在不同的学科角度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结果,而化学是一门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学科。以此为主线统领教学,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

  二:本节课的新思考

  1.本节课突出方法和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总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利用多媒体动画的设计,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动画,加深认识,通过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很明显。

  2.本节课的最后,提升到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的方法。提升拓展学生的视野,对气体的制取和实验设计上有更搞得认识。

  3.评价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设计一种评价方式,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目标、有挑战、有兴趣呢。

  今后,我会加倍努力的学习,大胆的创新,在不断地反思中继续成长。

  课标分析

  常见的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但对于气体的制取的一般思路还是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有点到面,由具体的抽象的知识网络,在鲁教版教材中,对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使用了很大的篇幅。而且作为身边的物质,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学

  课程标准中规定;初步学习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从教材的设计上看,首先第四单元详细介绍了氧气的制取方法。教材从反应原理的讨论,制取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收集和检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展示,然后收集活动进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在第六单元中,让学生在学会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归纳出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体现了教材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上额引导,因此气体的制取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的实验技能。

篇三: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

  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

  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介绍实验室制

  挑物质的方法,培育学生的实验技能。

  (2)

  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

  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

  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氧气制法的探究

  2、难点

  :

  催化剂的概念的认知

  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撰写意图就是使学生能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化学实

  检基本操作,因而变小模拟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就是很存有必要的。我们在

  教学中拟将鼓励学生从生活体验启程,通过具体内容的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制备氧

  气的原理,认知催化剂和水解反应的概念,介绍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

  的应用领域,培育学生观测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二者

  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回去自学崭新科学知识,掌控运用崭新科学知识。

  教具准备

  分组提供更多: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

  锰、大木条、火柴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新课

  空气中约存有1/5体积的氧气,但在许多情况下须要较清澈的O2,如何赢得的呢?

  (二)新课

  1、【投影出具图片】

  1:人和动物的呼吸、植

  物的光合作用。【投影出具图片】

  2:工业上用的氧气钢瓶。师导入:自然界以获取氧气主要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实验室中怎样荣获

  得少量的O2?

  学生猜想,畅所欲言;学生观看

  、思考。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激

  发学习兴趣。

  2、实验

  探究

  合作

  交流。(提问)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

  (鼓励)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探究这一

  问题。

  参照教材P37图2―14,说出仪器名称和

  用途,观察药品颜色

  思考回答。

  3、组内交流

  明晰自学导向。

  与已研习科学知识二者

  贯通,为探究

  崭新科学知识作准备。

  4、实验

  探究

  合作

  交流

  (课件展示)

  【实验2―5】

  内容

  实验

  编号

  现

  象

  原

  因

  快慢

  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单独冷却二氧化锰③过氧化氢溶液中重新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好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

  培育学生实验观测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升小组的团结一致协作精神。

  展示提高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果。

  (复述)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时为什么总必须重新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小组讨论交流。

  培养合作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评价)对学生的探讨情况适度赞赏和引导,并得出结论初步结论:二氧化锰能够大力推进过氧化氢溶液水解制备氧气的速度。

  学生相互评价。

  增强学生的成就

  感和愉悦感。

  (复述)二氧化锰就是一种不溶水的液态物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性质与否发生改变了呢?所用的MnO2若想再次并使

  用?

  让我们一起完成【实验2―6】。

  先预测,后实

  验并认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概括)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催化剂的概念以及在反应中则表示方法。(课件展示)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例举生活中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

  表述实验现象,找出催化剂概念的关键词加以领悟。

  观看,思考,分析归纳出科学的结论。

  引导学生探究,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5展现

  提升

  (复述)实验室除了其它方法制备氧气

  吗?

  此处减少【实验2―7】的实验

  例如: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思索探讨

  并使学生体验至

  实验室可以通过

  多种方法去制备氧气,培育学生的收敛思维。观察并思考:

  (1)上述实验中,采用了哪些仪器?

  (2)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

  收集O2?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备O2能够用此装置吗?

  学生分析、比较、交流,A:固热型制取气体B: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C:难或不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大E:密度比空气小。(复述)制氧气的原理就是我们前面研习过

  的化合反应吗?

  (课件展示)化合反应实例

  。师生共同归纳规律,分析发现新问题,指导学生寻找

  规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化合反应特点引出分解反应的学习,由实践体验上升到理论思考。

  6(分析)得出结论水解反应的概念。

  (课件展现)

  反应物种类,生成物种类,反应特点,化合反应,水解反应,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培育学生分析、比较、化解新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剖析

  、资源整合、自我小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自学体验,并相互交流

  。培育学生的科学知识概括能力。四、诊断评价

  一组习题(略)

  学生独立完成,核对答案,互相纠错,强化学习情感,及时反馈矫正。

  (辨认出问题,及时展开解决问题)

篇四: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篇五: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2)学会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收集装置。

  (3)了解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2)能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2)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

  【导入】展示复习目标:

  1、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2、巩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

  3、能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地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

  【新课教学】

  【复习】

  问题一:初中我们学习过的哪些常见气体?这些气体的制取整体思路是怎样的?

  (学生自主回顾常见气体及其制取过程,探讨:气体的制取

  气体的净化

  气体的收集

  尾气的吸收。)

  指导学生共同完成知识回顾和知识梳理。

  问题二: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有几类?分别指出实例和适用范围。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何选择?

  (学生回忆两种重要的发生装置,回答问题: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条件)。。

  问题三:如何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地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通过交流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问题四:如何进行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简单介绍干燥剂和干燥装置,了解气体的净化与干燥的方法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略

篇六: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专题三: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教学设计案例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

  2.内容解析

  本课是从中考原题出发了解常见气体制备和性质的重要性,并让自主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的应用。从题目出发让学生总结出一套解决此类题目的思路是教学重点。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也为后面学习实验探究题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体会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包括装置与反应原理和药品等)。

  (2)了解解决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2.教学目标解析

  (1)学生能用已学过的制取气体的方法,以及根据药品的性质选择实验装置,并且根据反应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以及水溶性的性质选择合适收集方法和贮存方法。.

  (2学生能根据基础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同学们很容易搞混分不清谁是谁。这时应侧重让学生理解

  “根据药品的性质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装置”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即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就能够反应的就选择固液不需要加热型的实验装置,固体和固体需要加热的反应则需要选择固固不需加热的反应装置。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应的装置与反应的条件以及反应物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学会解决一类这种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形成系统的对于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的解题思路。

  四、教学过程设计

  1.中考题引入

  问题12016年中考题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

  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进入装置D中;

  ③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④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_____(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_____。2017年中考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_____,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小莉提供的食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并分析出解题过程以及运用到那些知识点。

  【设计意图】有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例子中探寻规律,总结出气体制备与性质的重要点。

  问题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氧气的装置选择____和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面是磨砂面,一面是光滑面,收集气体时选择______盖好集气瓶。

  师生活动

  让学生根据实际题目来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以及除杂的方法和收集的方法和贮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氧气制备的方法和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问题3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

  (2)制取CO2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CO2的装置选择____和____,不选择F原因是_____。要得到干燥的CO2气体在F装置中应放入试剂是______,气体从___端进入(a或b)。

  (4)如何检验制备的气体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师生活动

  让学生根据实际题目来总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以及除杂的方法和收集的方法和贮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二氧化碳制备的方法和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氢气的实验室制取

  法和收集的方法和贮存的方法。

  师生活动

  让学生根据实际题目来总结制取氢气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以及除杂的方【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氢气制备的方法和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3、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与性质应用

  师生活动: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的制备方法以及对于性质的利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目标检测设计

  (1)

  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在

  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NH3B.H2C.O2D.CH4(5)工业上长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的效果,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以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没有形成一种解题思路。

  《常见气体制备与方法》学情分析

  一、思想状况分析

  九年级1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地学习,部分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学生正处在面临人生第一次抉择的阶段,一方面他们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不知所措。中考的来临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讲,肩膀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二、学习状况分析

  九年级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是人生面临的第一个转折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生:

  第一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和很浓厚的兴趣.学生成绩稳定

  第二类:基础差,但热情高,方法不当

  第三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因各种原因成绩(如懒、上课纪律差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的思想作怪等)就是提不上来。

  第四类:基础差,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尽量跟住老师.这些孩子的家长当然也在督促。

  第五类:跟不上正常的进度,自暴自弃。

  另外,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弱,通过小学的精心培养,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语言文明,思想健康,积极、认真、扎实。但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在自动放弃学习。

  三、今后措施

  1、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总结历史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加强规范语言训练,提高答题得分率。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运用小组探究的模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并且加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力度,让他们知道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从中得到了感性和理性的知识,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3、多督促、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思路,抓好平时辅导,给予学生帮助。

  《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效果分析

  一、闪光点

  1、较好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将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学习并理解了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以及去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

  2、显现了合作与探究思想。在本堂课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其用创新的思维来处理有关性质。

  3、合理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将有关信息以课件的形式展示,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接受知识。

  4、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各方面得到了锻炼,尤其让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思想严谨的认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更着眼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1、关注全体不够。基础好的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学困生很少有发言机会。孩子们的情绪不高尤其在讨论、交流环节表现得较明显。

  2、目标达成度还有待提高。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还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如“常见气体制备方法、性质应用和检验方法”还没完全掌握,而归纳分析能力也有些欠缺。

  三、应对策略

  1、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明确学习小组成员的职责,要求各成员在讨论交流时一定要畅所欲言,并给予一定的奖惩。

  2、搞好“教学稿”设计。把师生在课堂教学的职责固化下来,教师尽可能少讲、精讲,让学生多展示自己、消化课堂内容;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掌握基本的课堂知识。

  《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及内容

  在应对中考试卷当中第十六题而专门设计的一节,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是重要内容之一,占到中考中的5~7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加深对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的认识。内容是先了解中考对于这一部分的考察,然后先给出常见气体制备方法与性质的应用及气体检验的总结,最后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基本方法。

  会用所学的内容进行解题。

  形成做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学习、总结归纳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活动,感受化学活动充满了严谨性、探索性与创造性。体现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

  评测练习

  2016年中考题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进入装置D中;

  ③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④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_____(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_____。2017年中考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_____,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小莉提供的食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氧气的装置选择____和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面是磨砂面,一面是光滑面,收集气体时选择______盖好集气瓶。

  (1)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

  (2)制取CO2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CO2的装置选择____和____,不选择F原因是_____。要得到干燥的CO2气体在F装置中应放入试剂是______,气体从___端进入(a或b)。

  (4)如何检验制备的气体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实战演练

  (1)

  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NH3B.H2C.O2D.CH4(5)工业上长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的效果,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以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专题三: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课后反思

  一、教学成功之处:这节课讲《常见气体制备与性质》,讲了三部分内容:中考试题中对于这一部分的考察、常见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氢气和氨气的制备及性质、实战演练这三部分,教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在突破难点常见气体的制备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王正阳和王硕等同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是很不错的;另外同学们自己先自主探究,在课堂上自己总结回答某种气体的制备方法做的很成功。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好。

  二、教学中的缺憾:

  第一,我这节课本来45分钟安排得刚好,我不该中间拖沓了一段时间导致后面的实战演练没有时间去完成,只能作为同学们的课下作业来完成了。

  第二,前一周工作很忙,初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让自己和学生的情绪都很紧张,因此对

  于这次赛教课准备得不充分。对新课程小组探究的方法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教学中不是很自如,课上得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有待今后改进。

  第三,最近学生第一次模拟考试,学生也很紧张,一天8节课下来还有堆积如山的各科作业,并且刚考完试学生的神经还没有放松下来,导致课堂气氛不是特别活跃。回答问题以及讨论时都没有心气了,这也是这节课学生回答讨论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我不忍心再抢占学生这有限的时间去准备我的赛教课,这个班有才华学生不少,他们也很有热情去准备这节化学课。

  另外,我与学生课前也有交流,但交流不充分,这势必影响这节课的效果。学生的表现没有我预想中的精彩,由于是公开课,课堂上很多学生当缩头乌龟了,他们不敢回答问题,我觉得他们没有发挥出平时应有的水平。

  《常见气体制备和性质》课标分析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性质以及对于气体的收集和检验方法,以及对于涉及到的反应的书写和掌握。

  【能力培养】经历自主学习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自己总结气体的方法以及解题思路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

  【思想教育】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化学等活动,感受化学活动充满了严谨性、探索性与创造性。体现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是从中考原题出发了解常见气体制备和性质的重要性,并让自主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的应用。从题目出发让学生总结出一套解决此类题目的思路是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自主学习法,分析提示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

篇七: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取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常见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通过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原理、方法、以及检验,升华出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检验及鉴别、净化以及干燥方法,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构建点线面体的知识网络。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常见气体制取的知识,但比较零散,知识体系没有形成网格化,通过本节课学生的讨论、练习、总结,形成对单元知识的系统化归纳,并能够由特殊到一般,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实验细节进行准确描述。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常见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杂质或尾气的处理装置);

  2.在掌握气体性质的基础上,解决实验组合题,即以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分析。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通过学案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小结,在课堂上亲自选出适当的实验仪器,组装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并能说出制取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3.通过练习,系统掌握气体的制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

  2.通过对问题讨论、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亲自动手组装装置,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能力培养:通过对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复习,培养学生选择仪器装置,解决气体制备、净化等问题的分析、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氧气、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学习方法:阅读、观察法,讨论等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四、[课件展示问题]

  1.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

  学生活动

  :阅读、记忆、讨论

  [课件展示]

  2.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

  药品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化学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制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制得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验满或验纯

  实验装置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课件展示]

  3、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固体与固体进行加热反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③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后停止加热,以防止因装置冷却致使水倒流,引起仪器炸裂;

  ④导出气体的管口,不要插得太深,应在发生装置管口附近,更不要插入反应物中;

  ⑤注入液体的长颈漏斗管口,应插入反应的液体中。

  课堂练习

  :

  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课件展示

  1、实验室常用下列方法制取一些气体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填空:

  A

  ①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甲烷,应选用______装置制取;

  ②用固体Na2O2常温下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应选用_______________装置制取。

  2.实验室收集气体除常用的三种方法外,还可以使用下图装置收集

  (1)图A、B: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应从

  或

  进入,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气体应从

  或

  进入。

  (2)图C仅用于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无论气体的密度大小都应从

  进入,水从

  排出。

  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

  记忆的功能。NO难溶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是()

  A、向上排气法B、向下排气法C、排水法

  D、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排气法

  (拓展延伸)4.今天又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

  此气体可能是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②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填序号),收集装置是。板书设计

  化常见气体的制取复习课

  1.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

  2.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

  3.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固体与固体进行加热反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③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后停止加热,以防止因装置冷却致使水倒流,引起仪器炸裂;

  ④导出气体的管口,不要插得太深,应在发生装置管口附近,更不要插入反应物中;⑤注入液体的长颈漏斗管口,应插入反应的液体中。

  课堂练习:


推荐访问:常见气体的制取教学设计 制取 教学设计 气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