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旅游景区打造方案
位置: 首页 >策划方案 > 文章内容

2022年度旅游景区打造方案

2022-08-27 20:18: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旅游景区打造方案,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旅游景区打造方案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乡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有效整合生态林业、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以核心景区开发为基础,以品牌塑造为突破口,以宣传营销为着力点,大力打造桃园风情游、生态休闲游,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景区旅游业态打造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区旅游业态打造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乡的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乡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豆公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有效整合生态林业、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以核心景区开发为基础,以品牌塑造为突破口,以宣传营销为着力点,大力打造桃园风情游、生态休闲游,着力打造远近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基地,进一步提高豆公乡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项目带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总体要求,遵循“一业带动、多业融合、重点突破、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推动乡域旅游实现新的发展,实现全民参与旅游、旅游造福全乡的经济社会效应,努力把豆公建成特色鲜明、吸引力强、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二、创建目标

  紧紧围绕“门泊桃红 水韵豆公”为主题,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运用生态自然资源、美丽乡村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着力打造以旅游业为引擎,带动多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使豆公的旅游资源得到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深受欢迎,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全民素质明显提高,乡域经济更加繁荣。

  三、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潜力

  (一)自然资源

  豆公乡位于内黄县西部,距县城17公里,下辖20个建制村,全乡总人口36891人,地域面积44平方公里,豆公乡政府驻地规划面积0平方公里,现有建成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78平方米。辖区道路73公里,硬化率达到了100%。处于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的交界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境内三河环抱(洹河、汤河、卫河),沟渠纵横,森林覆盖率达70%,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摘、冬可踏雪,是豫北平原生态旅游的胜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被评为河南省美丽宜居试点乡镇、河南省生态林业示范乡镇、豫北林果之乡、平原造林绿化乡镇,被誉为“豫北小江南”。

  (二)产业现状

  豆公乡于2003年启动了生态观光旅游农业项目,规划了万亩桃园、万亩苹果园、洹水之洲、垂钓中心等生态旅游景点,推出了“阳春桃花节”、“金秋采摘节”、“农家乐”、“豆公桃花笔会”,等旅游项目。同时开展了“赏万亩桃花,拜谒华夏祖先一日游”活动。并连续十三年成功举办了“豆公桃花节”,累计接待安阳、濮阳、鹤壁等地游客150余万人次,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涌入,提高了豆公林果知名度,提升了豆公美誉度,增加了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以林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木材加工业发展的三业一体、互动共生的富民强乡之路,为豆公经济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

  (三)发展潜力

  豆公乡湿地公园、洹河带景区、桃花园区的开发,必将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届时,游客可以体会到被万亩果园和茂密的杨树林所环抱豆公湿地的清澈秀美、花草烂漫、树木葱茏,让人体验到真正的清远,尽管没有高山流水,但有曲径通幽,享受这世外桃源般的惬意,追寻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是神仙、胜似神仙。游客可以在林水环绕的优美环境中体验“白天不见太阳,晚上看不见月亮;下雨淋不湿衣裳”的美妙,也可以前往“桃花园”领略一番自然景象。

  豆公桃林面积达2万亩,现有早中晚桃树品种7个,40万余株,已连续十三年举办豆公桃花节,安阳电视台、安阳日报、内黄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豆公乡旅游品牌知名度会越来越高。在这里可以看农家马车、见庭院炊烟、吃农家饭菜、走乡间小道,一副田园风光,必定让远来的游客流连忘返。到了采摘季节,游客还可以亲身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在一派车水马龙的氛围中体验采摘的乐趣。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为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促进旅游资得到源深层次开发,产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该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总投资98亿元,一期投资4900万元,主要是对万亩桃花源地、豫北水乡、林果之乡的建设,二期投资5亿元主要是对生态湿地公园、新型休闲式小区、洹河观光带进行综合开发。

  一、一期建设内容

  1、万亩桃花源地建设。豆公乡现有桃林面积2万亩,桃花观光区在原来李大晁村、关大晁村、田大晁村、崔大晁村等4个村的基础上,在扩大晁寺、渡村、迁民屯村等4个行政村。把桃花园景区建设成为集餐饮、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区规划结构为游客接待区、酒店餐饮区、展示及演艺区、购物娱乐区、游客采摘区、交通及停车区,需投入资金2500万元。

  (1)游客接待区。组建50人专业服务队伍,为游客提供桃花园区旅游信息的咨询、现场咨询、便民服务、日常出入管理及老年人、残疾人的帮助等服务。抓好李大晁村、关大晁村、晁寺等村庄水、电、路及通讯设施配套工程,完善各村点和交通干道的旅游标识系统,完善各停车场、旅游厕所、免费WIFI等服务设施建设,需投入资金200万元。

  (2)酒店餐饮区。推进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工程建设,打造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五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建设“农家乐”形式的餐饮区域,为游客提供农家风味的美食,将地方特色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打造豆公独有的乡村生态美食园30个,可同时供500人就餐,并建立“农家乐”接待信息网络,根据游客需要,组织和推荐游客参与农家体验。同时建立可接待游客3000人的50座条件优雅、设施完备的农家院形式的3星级宾馆,需投入资金1200万元。

  (3)展示及演艺区。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农家客栈经营定期培训,组建本土乡村文化演艺队伍,打造一条长300米、宽3米的休闲展示走道和中型文化广场,用于展示豆公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及豆公人的精神风貌,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同时设立大型电子屏,滚动播放各种宣传视频和相关旅游资讯,需投入资金200万元。

  (4)购物娱乐区。建立豆公特色旅游商品展销厅和日用必需品的大型超市,展销厅和超市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基础上,以招商方式引进商家进驻经营,提供乡村特色的茶吧、酒吧、K歌房等,营造特色氛围,体现乡村情调,需投入资金200万元。

  (5)游客采摘区。打造“珍惜果实、从我做起”以教育小朋友果实来之不易为主题的采摘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体会到采摘的乐趣的同时,也明白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同时采摘季节,让广大游客亲身体会到丰收的喜悦,也在一派车水马龙的氛围中体验采摘的乐趣,根据每个果树品种划分不同的品尝区和采摘区,让游客根据自己的口味,采摘自己喜欢的果实,需投入资金200万元。

  (6)交通及停车区。建设2个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达到可同时停放小型客车100辆、大中型客车50辆的规模,停车场采用生态环保的方式建设,地面采用草地、生态砖等材料,场内栽种果树作为区隔。拟购买电动观光车20辆,解决自助游客的交通需要,需投入资金500万元。

  2、深层次打造豫北水乡。利用洹河、汤河、卫河三河环抱的自然优势,依托豆公有利水文条件多渠道开发旅游建设的新路子,整合资源,面向周边城市,聚力打造集水景观光、生态林木观光、乡村度假、休闲娱乐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对洹河、汤河、卫河的河岸进行绿化、硬化、美化,疏通河道,基础设施的建设、休闲娱乐厅等,需投入资金1200万元。

  3、林果之乡的建设。在豆公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桃、苹果、葡萄、李子等小杂果种植面积,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拉长桃、苹果、李子等小杂果的产业链条。建立以田大晁村、关大晁村、李大晁村、崔大晁村、渡村为中心的万亩桃园,以东西豆公、南北荆张、仁厚屯为中心的万亩苹果园,以东、西豆公为中心的千亩温棚果园,需投入资金900万元。

  4、基础设施建设。(1)在各景点沿线逐步设立交通标志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均为褐底白字,规格统一。在现有客运路线基础上,开通至各旅游景点的专线客车。(2)严格执行《消防条例》等消防法规,宾馆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在风景区和重要交通要道处安装消防报警系统,配备干粉灭火器、消防器、消防服、应急灯、消防栓等。制定森林防火管理制度、景区禁烟禁火醒目标志等,做到专人监督管理。(3)健全各景点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规章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做好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及特殊情况的安全处置预案工作。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做到反应迅速,组织得力,处置效果好。更新安全设施设备,在危险地段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在交通要道配备闭路监控系统,提高监控力度。根据旅游区的具体情况,设立“进入景区,严禁烟火!”、“危险地段、注意安全”、“请勿攀爬”、“请勿翻越”警示牌若干,分别竖于景区危险系数较高的地段。(4)在旅游景点处配备医药店,添置医药类商品,方便游客购买。建立内部救援电话,向游客公布并畅通有效。与附近医院签订专门的运送协议,对病伤员及时安全运送。(5)新增5个公用电话亭,电话亭标志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确保通讯网络顺畅。电信、移动、联通3家公司要增加基站数量,保证镇辖范围内信号强、接受好。(6)加强对游客的管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在景区景点增设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垃圾箱,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环卫工作,定期处理垃圾。防止游客乱扔垃圾、乱刻乱画、折木损花等行为发生。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资金300万元。

  二、二期建设内容

  1、开发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充分利用安阳河豆公闸附近区域水网林带、果树桃园等生态资源优势,规划建设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型湿地公园。在豆公乡政府西北1000米处,安阳河分叉段,豆公闸往西1500米,往东100米,南北向1000米的区间,规划用地1649635平方米(24748亩),其中桃花岛为75000平方米(115亩),规划建设海藻咖啡屋5座、大都会网吧2座、铁屋子舞厅2座、劳动者酒吧5座、幻城教堂1座、英俊爱人音乐喷泉1个、中国梦露台1个、世纪碑1个、渔人俱乐部5个、双尖塔1座、爱琴海2个和渔人港2个等。项目建设完成需投资2亿元。

  2、建设新型休闲式小区。豆公闸往东500米,向南700米的区间,规划用地350000平方米(5274亩),其中建设面积为230000平方米(3483亩),规划建设新型休闲式住宅小区。在500米处现已建有小型漫水坝一座,以保证洹河枯水期的河道水面,在这个区域内,拓宽河道打造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度假、旅游、综合度假村式景区,需投入资金1500万元。

  3、打造洹河观光带。豆公闸至卫河全长6200米,设计边坡1:3,地面高程52-55米,最高水位60.3米,最低水位58米 。河坡每300米设一踏步,宽5米,方便上下;在高程2米处河坡上设置若干1--3平米左右半圆或者长方形的平台方便人们垂钓、观光;河岸边南北两侧每500米修建一处5--15平方米的休憩小广场,广场内设1-2组休闲椅,一组艺术墙。其中休憩小广场可依势做成半圆、长方形等形状;艺术墙有四种模式可选择,一是呈半圆或者方形分布的2--4块水泥墙体,尺寸5×0×0.25米,墙体是浆砌红砖水泥抹面;二是景观石,由1--3块自然石构成;三是由装饰板材制作,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的现代艺术风格的艺术墙;四是仓颉或一行的雕塑一座,基座上可书写雕像的基本情况等内容。河岸两侧艺术墙的设计风格不同。南侧以景观石为主;北侧以雕塑为主;河岸北侧以太阳能艺术墙为主,南侧因为紧邻堤上乡间小路,空间有限,以相对简单的浆砌砖艺术墙为主,项目建设完成需资金1500万。

  五、效益分析

  项目估算总投资2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招商、社会参与。该项目主要是对万亩桃花源地、豫北水乡、林果之乡的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新型休闲式小区、洹河观光带等进行综合开发。

  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本项目建设将促进豆公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促进豆公乡提高旅游、文化、商贸和乡镇综合实力,将带动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物流的全面发展,对人口素质、劳动力就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2)生态效益。该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豆公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空气质量、人居环境、生活质量。(3)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80万人,按平均每人消费200元计算,可产生6亿元的营业额,产生效益6400万元,预计3年内可收回投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豆公乡成立了由豆公乡副书记、乡长李运甫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豆公乡万亩桃花生态旅游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豆公乡旅游办公室,王合贵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资金筹措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通过设立乡村旅游专项资金、整合项目资金、争取发展资金等办法,保证年财政投入额度。实行土地优惠政策,优先安排旅游产业用地,对重点旅游项目优先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先供地。出台专项民宿和农业产业化奖励办法,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建设农业旅游示范点出台补助政策。

  (三)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一方面以万亩桃花园区、湿地公园和洹河观光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硬环境净化、亮化、美化,真正做到把豆公乡当作会客厅,把村庄当作景区,把庭院当作花园来打造,全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农旅结合,把农田变为旅游车间,农民变成旅游产业工人,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辅以农民发展乡村旅游意识形态教育培训,营造一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旅游发展环境。

  加大宣传营销和安全监管力度。以“阳春桃花节”、“金秋采摘节”、“农家乐”、“豆公桃花笔会”等为主打形象,加大与媒体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乡村旅游推介。积极推进农家客栈文化节等节庆宣传,不断招揽游客、做旺人气、做大宣传。继续做好成熟市场的对接,衔接旅行社与社团组织,稳定非节假日的营销。

  景区旅游业态打造实施方案

  根据肇兴景区建设工作安排,特制定肇兴景区旅游业态打造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2013年9月上旬,完成肇兴侗寨旅游业态打造、旅游基本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导游解说员培训,侗族文化体验内涵全面提升,服务市场规范标准,游览线路丰富多彩,民俗活动常态化展示,肇兴景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产品。

  2、示范建设目标住宿点重点打造5家,带动10家;

  餐饮点重点打造2家,带动10家;

  购物点重点打造2家,带动3家;

  酒吧、茶吧等休闲场所各重点打造1家,带动2家;

  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培育酒坊、榨油、织绣、木器、银饰等手工作坊共5家。

  3、培训目标培养并向肇兴景区推荐10名优秀的导游、讲解员;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100人次。

  二、肇兴景区旅游业态布局

  (一)景区业态及活态文化展示功能分区

  1、一街(肇兴主街)特色旅游商业区

  2、一河(肇兴河)

  旅游休闲生活区

  3、一溪(纪伦溪)侗文化深度体验区

  4、三中心

  (1)侗族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信团花桥旁)。

  (2)侗族歌舞表演中心(原小学内)。

  (3)侗族歌舞表演广场(寨头田坝)

  5、五节点

  (1)仁团鼓楼“抬官人”民俗体验点

  (2)义团鼓楼“侗戏”民俗体验点

  (3)礼团鼓楼“祭萨”、“踩歌堂”民俗体验点

  (4)智团鼓楼“丢卣卣”民俗体验点

  (5)信团鼓楼“吹芦笙”民俗体验点。

  (二)景区游览线路设计

  肇兴新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智团花桥――义团鼓楼、花桥――仁团鼓楼、花桥――礼团鼓楼、花桥――侗族歌舞表演中心――智团鼓楼——信团鼓楼。

  (三)旅游服务体系基本要素培育与规范

  坚持“政府主导,示范带动”原则,按照行业服务标准化要求,着力培育肇兴核心景区旅游要素,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

  吃规范餐馆标准,打造“农家乐”,突显乡土风情,体现侗族特色,提供细微服务,具备接待散客和团队的条件。

  住规范住宿标准,适应市场多种层次游客的旅游住宿需要,完善住宿设施,扩大接待规模,提高接待品位。

  购指导研发高端与大众旅游商品。一是包装符合大众游客的心理,即便携带、价位低、小包装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商品;

  二是制作开发为高端市场提供的旅游商品和珍藏品。

  娱根据市场需要,引导开设休闲吧、茶室等休闲娱乐场所。

  三、旅游业态建设具体内容

  (一)特色旅游商业区建设

  1、建设内容

  鼓励旅游商品、旅游礼品、民族工艺品、土特产、特色小吃、民居旅馆等业态进入主街经营,培育成集观光、休闲、购物、饮食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业步行街。

  2、商业规划

  (1)旅游商品区主街两侧

  (2)民居旅馆区示范性民居、肇兴宾馆至中寨鼓楼路口片区

  (3)特色小吃区现农贸市场片区

  (4)集中连片搬迁100户。

  3、整治重点

  (1)建材归市。在3公里行政服务区新建小型建材市场,将肇兴侗寨主街经营水泥、钢筋等个体户搬迁到新市场。

  (2)入店经营。肇兴侗寨所有私营业主,要严格按照入店经营的要求,从事经营活动,确保商业街区整洁、有序。

  (3)店牌规范。肇兴侗寨所有私营业主,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制作店面牌匾。

  (4)标识制作。重新制作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引导游客在寨内游览。

  (5)搬迁安置。集中连片搬迁寨内部分居民,安置到3公里行政服务中心区居住,腾空的老房子由户主按政府要求集中打造,自行经营。

  4、责任单位及职责

  (1)肇兴镇政府负责建材划行归市、店面入店经营及店牌规范制作工作;

  100户搬迁户动员安置及新房建设工作。(2)县旅游局制定购物、餐饮、住宿等服务体系标准,并打造示范点。(3)肇兴景区投资开发公司负责旅游标识系统建设。

  (二)旅游休闲生活区建设

  1、建设内容

  鼓励茶吧、酒吧、咖啡吧、特色手工艺商品店、民居客栈等旅游业态进入沿河两岸经营,彰显河两岸侗族特色建筑文化,培育集游览观光、慢调休闲和侗族生活体验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景观区。

  2、商业规划

  (1)轻便餐饮区孟猫花桥至仁团花桥肇兴河两侧,植入具有侗族特色建筑文化符号的茶吧、酒吧、咖啡吧等。

  (2)民居客栈区肇兴宾馆贵宾部、溪谷客栈一带。

  (3)侗布、竹器等特色手工艺商品制作点在孟猫花桥至智团花桥肇兴河两侧分别设置2——4个点。

  3、整治重点

  (1)店牌规范。

  (2)店面风貌设计及修缮。

  (3)民居客栈接待能力提升。

  (4)集中连片搬迁50户。

  4、责任单位及职责

  (1)肇兴镇政府负责划行规市、店牌规范工作;

  50户搬迁户动员安置及新房建设工作。(2)县旅游局制定茶吧、酒吧、咖啡吧等业态准入标准,按要求建设和培育示范点。(3)肇兴建设指挥部店面风貌设计及整治。

  (三)侗文化深度体验区建设

  1、建设内容

  重点植入行歌坐月、传歌、侗布制作等侗族传统文化及民俗,鼓励小茶吧、小酒吧、民居客栈等业态进入溪两岸经营,培育成集休闲和侗文化深度体验为一体的街区。

  2、商业规划

  (1)文化深度体验点纪伦溪进寨直角转弯处,新建培育“月堂”1处,其功能一是专家研讨侗文化的重要场地,二是侗族群众传习侗文化的讲习场所,三是行歌坐月等侗族传统习俗演示场所。以此为示范,带动民间体验点发展。

  (2)休闲业态区溪两岸的小茶吧、小酒吧、民居客栈等休闲业态与文化体验点呈星罗状分布。

  3、整治重点

  (1)行歌坐月的 “月堂”建设与培育。

  (2)休闲业态店面的风貌设计及修缮。

  (3)休憩空间的清理与美化。

  (4)集中连片搬迁50户

  4、责任单位及职责

  (1)肇兴镇政府负责50户搬迁户的动员、安置及新房建设工作;

  清理与美化寨内空间;

  (2)县旅游局制定歌堂、月堂等活态文化展演场所准入标准,按要求建设和培育示范点。(3)肇兴建设指挥部店面风貌设计及整治。

  (四)三中心的文化展示及业态培育

  1、侗族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在孟猫花桥边的侗族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设立传统手工艺作坊、博物馆、旅游服务窗口等功能布局,建成集活态文化和文化遗产展示、旅游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游览中心。

  责任单位及职责(1)县民宗局负责室内布展;

  (2)县旅游局负责传统手工艺作坊展及运营。

  2、侗族歌舞表演中心

  在肇兴原小学旧址新建侗族歌舞表演中心,并组织排练一场高水准的商业专场演出,使中心成为集侗族艺术展演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体验场所。

  责任单位(1)县文体广电局负责侗族歌舞专场演出的组织排练。(2)肇兴景区投资开发公司负责专场演出演员队伍的管理以及正常演出运营。

  3、侗族歌舞表演广场

  在肇兴原小学旧址新建侗族歌舞表演广场,并组织排练一场原生态表现形式的专场演出,使广场成为集侗族歌舞表演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室外场所。

  责任单位(1)县文体广电局负责侗族歌舞专场演出的组织排练。(2)肇兴景区投资开发公司负责专场演出演员队伍的管理以及正常演出运营。

  (五)鼓楼活态文化展演及业态培育

  (1)表演队伍组建方式

  根据景区内文艺队伍演出传统,集中肇兴、上寨、中寨三支民间表演队伍,队伍人数共100人,根据展演活动及节目的要求选用演员。

  (2)运作方式

  由肇兴景区旅游开发投资公司与表演队伍签订表演合同,实行积极型管理,安排展演任务并督促执行。

  队员培训由县旅游局牵头负责,道具服装由公司给予适当补助。

  (3)展演安排

  ①星期一

  地点新寨门、仁团鼓楼

  内容迎宾、“抬官人”活动

  ②星期二

  地点新寨门、义团鼓楼

  内容寨门迎宾、侗戏表演

  ③星期三

  地点新寨门、礼团鼓楼

  内容寨门迎宾、踩歌堂活动

  ④星期四

  地点新寨门、智团鼓楼

  内容寨门迎宾、教歌传歌展示

  ⑤星期五

  地点新寨门、信团鼓楼

  内容寨门迎宾、吹芦笙、踩歌堂活动表演

  ⑥星期六、

  地点寨门、侗族歌舞表演广场

  内容寨门迎宾、侗族歌舞表演

  ⑦星期日

  地点寨门、侗族歌舞表演广场

  内容寨门迎宾、侗族歌舞广场表演

  (4)展演时间及节目时长

  展演时段迎宾、侗戏、踩歌堂、教歌、传歌、吹芦笙等表演活动每天上午一次,侗族歌舞广场表演每星期六、星期日各一次;

  侗族歌舞中心表演每晚一次;

  民间民俗活动按传统时间进行。

  每天展演活动中,拦路迎宾时间为30分钟;

  抬官人、唱侗戏、丢卣卣、踩歌堂、祭萨、吹芦笙、广场表演等节目时间为30—60分钟;

  侗族歌舞表演中心节目时间为90分钟。

  四、导游、讲解员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1、培训安排举办2次导游培训,重点培训肇兴、翘街景区讲解员,人员30名以上。举办2—4次餐饮住宿从业人员培训,重点培训肇兴及其它景区旅游从业人员。

  2、运作方式与省、州旅游局联合培训。

  3、生源组成从社会上招收。

  五、工作推进时间安排

  (一)活态文化打造推进时间安排

  5月中旬方案制定及审核、召开动员会议,组建表演队伍。

  5月下旬制定表演方案,准备服装道具。

  6月中旬——8月中旬人员培训及排练。

  8月下旬——9月中旬排练结束,试演、签订合同。

  (二)传统手工艺作坊展示推进时间安排

  5月中旬方案制定及审核

  5月下旬——6月中旬选定作坊传承业主

  6月下旬选定大件手工艺作坊用具

  7月上旬——8月下旬完成作坊内外部内部装饰和操作布局。

  9月上旬投入试运营

  (三)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时间安排

  4月下旬1、完成肇兴侗寨内“食、住、购”的调查统计,分门别类建档立案;

  2、完成旅游行业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初稿。

  5月上旬1、旅游行业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通过审定并出台;

  2、召开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及购物店或商品生产业主培训会;

  3、全面开展吃、住、购、娱示范点打造。

  5月中旬——下旬对提出申请的餐饮、住宿、购物等各旅游服务点进行实地查看,对照标准化要求提出专项整改意见,并督促实施。

  6月上旬——7月上旬对侗寨内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优质服务技能培训;

  申报单位开始进行整改提高。

  7月中旬——8月下旬对旅游服务场所进行评定,完成示范点打造。

  (四)导游、讲解员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推进时间安排

  4月下旬1、培训方案完善并通过审定;

  2、确定导游、讲解员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授课师资及单位;

  3、完成景区讲解词的撰写初稿;

  4、印发培训通知。

  5月上旬 1、编写授课课件并整理印制成册;

  2、完成景区讲解词稿件审定;

  3、组织生源。

  5月中旬——7月下旬组织2次导游及讲解员学员培训,2—4次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开展导游及讲解员择优聘用工作。

  8月上旬——9月上旬,景区讲解员提升培训。

  六、激励措施

  为确保第五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前,肇兴侗寨旅游业态基本形成,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2013年9月10日前,采取积极补助奖励措施,培育旅游相关业态。

  (一)鼓励私营业主和肇兴群众从事旅游服务业。凡是按功能分区新进入肇兴侗寨,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基本建设内容,从事旅游业经营服务的,经申请同意,一律按经营场所面积给予补助性奖励,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最高奖励1万元。

  (二)鼓励从事旅游服务业的经营户开展服务标准化建设,凡是达到相关质量等级的,另行奖励。

  1、按《贵州省旅游行业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申请评定,民居旅馆达到标准的,按“花”的等级另行奖励。奖励标准四花3万元,三花2万元,二花5万元,一花0.8万元。

  景区旅游业态打造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旅游产业提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实现深度跨界融合,根据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为加快我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推动县域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以全域旅游产业提升促进县域资源有机整合,不断壮大全域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将遂昌打造成为长三角休闲度假目的地。

  二、发展目标

  率先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推进旅游“一十百万”工程,即“建设一条最美风情环线,推进十个重点项目,创建百个景区村和百个旅游厕所,建设万家美丽庭院”;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旅游项目提升工程

  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好“四个一”工作机制,完善旅游项目攻坚管理办法,形成“周晒图、月点评、季总结”工作流程,营造人人都是攻坚员的良好氛围。明确攻坚重点,聚焦2018年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分解表。紧盯投资建设进度指标,强化要素保障,重点推进一批未开工或进度偏慢的项目。2018年,计划完成凯兴开元大酒店、三墩文化博览园、关雎文化园东方街区、爱情谷花海、长濂古民居文化街区、金钻养生园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实现对外营业;2020年前,计划完成爱情谷滑雪、茶园村乡村活化、花盈原乡·黄庄休闲度假村、焦滩馨庐民宿村落、周村星空院落等一批项目。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县文广出版局、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

  推进旅游景区提升。大力提升景区质量,加快打造新的吸引点。攻坚金矿创5A工程,启动一批体验型项目建设。南尖岩景区加快建成帐篷酒店、玻璃餐厅,加快推进悬崖酒店、悬崖餐厅、树屋、无边泳池、房车露营地等体验型众享型项目。千佛山景区三期工程加快实施,入口区块酒店改造完成投入使用;高坪北斗崖景区提升滑雪等新业态项目的服务能力;长濂旅游区创4A提升规划完成编制和审查,资源价值评估通过省级评审,启动一批改造提升项目。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国土局、县林业局、县建设局、景区所在乡镇(街道)

  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平台。加快黄金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步伐,推进金矿通景公路提升等基础设施工程。推进湖山旅游区建设,完成湖山旅游区总体规划,推进湖山集镇改造工程;推进汤显祖戏曲小镇建设,加大对文化产业类项目和人才的招引力度。加快推进王村口红色旅游风情小镇,蔡源蔡和文化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和旅游业态招商、培育,王村口红色旅游风情小镇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基地、游学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力争通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验收认定。

  牵头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文广出版局、县教育局、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

  (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推进百村景区化。制定出台《遂昌县景区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建立景区村建设工作交流机制、督查机制、指导团队,统筹协调和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2018年力争创建A级景区村25个,其中坑口、红星坪、苏村、刘坑等4个村创建3A级景区村。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农办、县美丽办、县建设局、相关乡镇(街道)

  打造景区样板村。创新景区村产品培育模式,整合资源向产业发展基础好的村点倾斜,打造一批“远可看、近可游、居可养”的乡村旅游标签产品。按照省3A级景区村标准推进焦川、珠村畈、九龙口、黄泥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按照省2A级景区村标准推进新旦、小忠、金岸、高坪新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推进坑口、刘坑、红星坪3个村的样板景区村建设。加快推进第四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农办、县文广出版局、县美丽办、相关乡镇(街道)

  推进民宿集聚发展。推进馨庐·焦滩民宿村落、蔡源周村星空院落、湖山环湖民宿、乐领·旗山侠隐庄园等民宿集群发展,形成高坪、湖山、大柘至蔡源沿线三大精品民宿集聚区。2018年至少建成5家精品民宿。对照省级金银宿标准着力培育和优化一批高品质的民宿产品,全县争取1家民宿通过金宿级评定,2-3家民宿通过银宿评定,新增优质民宿产品3-5家。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农办、县文广出版局、县公安局、相关乡镇(街道)

  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开展大柘镇车前村、蔡源乡大柯村、北界镇淤弓村村庄规划,实施村内交通道路休整、闲置空地复绿、立面改造、公厕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等工程,重点整治乡村环境。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配合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三)业态融合提升工程

  加快项目谋划。围绕“一心一廊六园”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以生态为底色的体验型、参与型、分享型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模式,培育康体游、养生游、体验游、冬季游、夜晚游等新业态。加快推进湖山地心温泉水上游乐场、汤显祖戏曲小镇爱情谷花海乐园等一批引爆型新业态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旅游三化工作,主动对接资本市场,实现遂昌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遂昌旅发公司增资扩股、混改及项目并购等工作,积极争取IPO主板上市,进一步带动遂昌旅游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文广出版局、县金融办

  突出产业融合。一是加快推进工旅融合,探索尝试“工业+旅游”的绿色工业道路,大力延伸特色工业旅游产业链,催生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开启“工旅融合”新篇章。二是做深文旅融合,依托汤显祖文化、电商文化、山水文化资源,加快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商旅融合等“旅游+”项目开发,组织开展2018年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申报认定工作,推广一批文化演艺、非遗传承、红色体验等文旅融合产品。三是做强农旅融合,探索“以农兴旅、以旅富农”的跨界融合发展道路,推进农业生产区变景区、农产品转变成旅游地商品、农事劳动变成农事体验,2018年底前创成两个省级果蔬采摘旅游基地,新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29个,转化旅游地商品27个,建设购物网点7个。

  责任单位县经济商务局、县文广出版局、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旅委、县教育局、县林业局、县农办、县水利局

  提升休闲业态。不断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大力推进“一溪两岸”景观化改造,加大绿化美化彩化力度,建设滨水休闲区、城市公园、城市雕塑、特色街区。发展特色小吃街、茶吧、KTV等城市休闲设施,营造人性化的主客共享休闲环境,着力打造遂昌未来的“城市客厅、魅力核心”;丰富夜间经济元素,着力培育城市经济;制作“夜游遂昌”(暂定名)导览图,标注遂昌的特色餐饮、小吃、休闲场所和夜游线路等,完善城区的标识标牌系统。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配合单位县旅委、县市场监管局

  加快绿道建设。按照“顺应自然肌理、契合城乡布局、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特色底蕴”的原则,大力推进县域绿道建设,2018-2020年三年完成投资10.33亿元,建设里程330.93公里,其中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05亿元,建设里程1211公里。重点推进县城核心区域及连接乡村旅游点的绿道项目,加快建成瓯江绿道支线遂昌段、环新城、环妙高山等绿道,积极谋划湖山环湖绿道,形成立体式、多功能的绿道网体系。不断提高绿道共享率和使用率,带动沿线地块的土地价值提升,产生明显的市场经济效益。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黄金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相关乡镇(街道)

  (四)旅游要素提升工程

  率先创成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深入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加大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把旅游业这一优势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强化全县全域旅游宣传工作,加大县城主要点位、涉旅企业、A级景区、旅游乡镇、A级景区村等点位宣传,形成人人参与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的浓厚氛围;根据《遂昌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进一步对标创建要求,梳理短板项目,细化优化创建任务,分解到各部门,逐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建立完善我县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开展全域旅游环境大整治百日攻坚活动,集中力量改善旅游环境卫生,提升旅游服务体验,打造旅游整体氛围,树立我县良好的旅游形象。

  牵头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成员单位

  提升县域旅游环境。深化全民主客共享的理念,营造宜游宜居、人文友好的旅游环境,让民生小事更具温度,让旅游体验更加美好。加快推进城市旅游环境整治,实现城市街区通行便捷,秩序井然;提升旅游通景公路等级,加快推进南尖岩至王村口、云峰至金矿通景公路建设,做好道路沿线景观的绿化美化;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完成旅游公厕设计大赛五强作品落地,围绕“厕所景观化”的目标,让旅游厕所更加环保、更加卫生、更有品质;不断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中心功能,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位布局,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详实的旅游信息服务。优化旅游发展软环境,以优化市场主体促进优质旅游,引领带动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餐馆饭店、旅游购物场所、乡村旅游点、自驾车营地等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引导企业参与等级评定、塑造品牌,推进全行业诚信、优质发展;深化“微笑遂昌”服务,建立微笑自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倡导人人争当导游员;推进万家美丽庭院建设;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警察、旅游巡回审判点的作用,切实保障游客利益。

  牵头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法院、县行政执法局、县经济商务局、团县委、县妇联

  农民旅游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测算试点。为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全域旅游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掌握农民旅游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测算全域旅游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探索建立科学的比重测算方法,丰富完善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关于“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的创建考核要求提供有力的统计评价支撑。浙江省开展农民旅游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测算试点工作,遂昌是全省三个试点县之一。2018年,全面开展遂昌县农民旅游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测算试点工作,此项测算以全省全域旅游产业测算工作为基础,以现有农村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制度为补充,暂以《浙江全域旅游产业统计分类(试行)》为本次测算涉及的产业统计界定标准。

  责任单位县旅委、县统计局;配合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五)品牌形象提升工程

  突出县域形象品牌。设计富有县域特色、主题形象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遂昌旅游品牌LOGO,并广泛推广,不断提升县域旅游品牌辨识度,进一步扩大遂昌旅游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把遂昌良好生态环境与健康的形象充分结合,多渠道多方位立体宣传,全面打响“生态之窗,康养遂昌”品牌。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大力策划举办高水平品牌体育赛事、文化演艺、村歌春晚、网红推荐等各类主题活动,以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带动游客市场,集聚旅游人气,培养一批粉丝群体和宣传使者。重点落实“遂昌建县1800周年暨汤显祖文化节”“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古道徒步活动、研学旅行、自驾车越野等活动,打响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名片。

  开拓巩固客源市场。挖掘江浙沪主要市场客源,开拓江西、福建、安徽等新兴市场。加大联合拼盘力度,做强主要客源市场形象宣传,谋划“形象投入+旅行社推广”模式。针对周边市场及高铁游群体,举办遂昌旅游的专题推介活动。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出版局、县农业局、县教育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域旅游业态提升专项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孙培莲任组长,县旅委主任邱根松为副组长,建设局、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局、招商局、经济商务局、妇联、团县委、教育局、行政执法局、金融办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切实推动我县全域旅游业态的提升工作。

  (二)优化发展环境。制定《遂昌县景区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政策文件,形成政策支持合力,营造推进“全域旅游业态融合”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督促检查。全域旅游业态提升专项领导小组要加大督查力度,对照工作找差距,针对问题定措施,创新督查方式,强化督查措施,适时组织督促检查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推荐访问:旅游景区打造方案 旅游景区 方案 打造

猜你喜欢